医疗美容行业在中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不受公立医院重视,被民营医院拾起。从新世纪以来一高歌猛进,其最大推动力不得不归功于民营资本。如今的医疗美容机构,近九成都是民营医院。有称,医疗美容的诊疗次80%发生在民营医院,其营业金额占到了90%。
医疗美容机构在中国存在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和军队医院,而军队医院里与医疗美容相关的科室,绝大部分被私人承包,或是由私营公司投资兴建,尤其在一些大城市里极为普遍。军队医院不允许做广告,于是这个市场化的项目不允许用市场化的手段去经营,在市场推广临诸多问题。
而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也可以说各有各的问题。公立医院相关科室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受到来自民营医院的市场挤压,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而缺少政策支持是民营医疗普遍存在的先天不足,在逆境里能够自强不息的有识之士实在不多,民营医院大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跨越了政策、法规甚至的底线,“、素质低、广告凶”等似乎成了民营医院的代名词。
“正规的民营医院因地下黑诊所的种种一起被,其实没有人们印象中的不堪,”上海天大医疗美容医院业务院长韩胜苦笑道,正规的民营医院“躺着也中枪”,“一些求美者被做生活美容的美容院,事故频频。大多数乱象发生在美容院等地下黑诊所,不能把帽子都扣在民营医院头上。正规的民营医院还是很规范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下称上海九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陈付国博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迅速,一些从事生活美容的美容师半出家,赴韩国医疗美容的技术,半年后即操刀归来,开办地下黑诊所。
“医疗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有人误以为微整形比如注射整形去边的美容院就可以了。但是,这些项目都属于医疗美容范围,美容院完全没有资质开展这些项目,求美者只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做。” 上海九院虹梅特需门诊主任崔海燕从事该行近二十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地下黑诊所的无底线,他在门诊中看过很多曾去美容院做微整形的患者,不但没有变美反而出现溃烂等后果。“这些案例不在少数。”
不过,他也坦言,现在求美者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一般都会跑两三家医院了解情况。很多求美者知道,医生有不同的手术特长和优势,他们也会按照自己需求挑选。另外,网络的发达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手术相关信息和不同病人的手术后体验,以作参考。”
那么究竟哪些医疗美容机构是正规的?本刊记者打开国家卫生部官网后发现只能查询医院名录。于是,记者尝试从地方网站查询。打开上海市网站后,本刊记者发现可查询的医疗机构数据仅更新至2007年12月1日,而在上海卫生局官网上可查询的医疗机构数据虽显示更新至最新日期,但是记者在查询的时候发现,许多医院并不在可查询的数据资料里。
而药物的情况也在地下黑诊所频频发生。上海九院颅颌面整形外科中心颅颌面主治医师余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一些美容院忽悠求美者使用国家从来没有批准过的非法产品,这些产品质量难以,常给求美者带来损失、身体和挫折。但凡那些名字听起来很炫的都是不靠谱的。”
“一些相对市场价特别便宜的药物,求美者也要提高的,比如进口玻尿酸,瑞兰-2在上海九院售价3900元/ml,有些美容院仅售价1000元/ml,但这显然是‘狸猫换太子’之举。” “还有种情况是使用经国家批准但民营医院自身没有资质使用的药物,”余东介绍说,“像肉毒素属于毒麻药品,不当使用风险很大,因此国家有只有三等甲级医院才能开,但难保一些地下黑诊所受经济利益,违规操作。”
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药监局)的网站上可以非常便捷地查到通过药监局认证的各类药品和医疗器械。一位从事临床医学整形十余年的医生提醒求美者,“在美容前必须要做好功课,查询时注意细看商品名称、有效截止日期、生产国家、产品适用范围等。如果再有机构忽悠新产品,直接让他到药监局的网站上给你找找看。”
韩胜表示,乱象发生最大的原因与产品的进货有关。“正规机构引进产品,需要得到药监局的认证,而这非常困难,审批需要经过很多年。另外,产品也在推陈出新,很容易对产品造成认识不足。”
他告诉记者,很多国外高新产品难以引进国内。许多产品已经在国外特别是像韩国这样的周边国家大行其道,成效斐然,但在中国仍然处于非法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过于严格的市场准入反而会这个行业的发展势头和技术水平。
国外一些“合理合情不”的好产品无法使用,国内部分产品则“却不合理不合情”。这正被一些地下黑诊所钻了,“不知从哪里搞来些产品,对外声称这就是国外的某某药品,然后坐地起价牟取暴利。”
与许多公立医院的医生一样,余东对一些民营医院医生糟糕的技术表示顾虑,“很多人在我们这学习过,很清楚他们的水平,看着他们走进一些正规的民营医院为病人动手术,甚至做那些较复杂的磨骨手术,实在担心。”
韩胜解释道,“民营医院里大多数医生都是有经验有医师执业资质的。以我为例,大学毕业后从事脑外科9年,后又转行到美容外科,现在又从公立医院出来到民营医院继续医疗美容事业,也有相关的医师执业资质。这样的资历背景实际上是比较完整的一套培训系统。我们做事非常认真,与公立医院的医生业务交流时,他们也感慨我们的病例书写极其规范细致。”
但是,民营医院的医生尤其是学科领头人紧缺是个不争的事实,于是出现了部分公立医院里的医生频繁“走穴”的现象。
据了解,一个公立医院的医生要想在民营医院注册行医,他必须要得到原单位的书面认可,而激烈的竞争使得公立医院优秀的医生要想得到原单位的批准去竞争对手的单位行医几乎不可能。上海九院就曾发公告表示至今未与任何民营医疗机构存在医疗合作关系,也未曾批准其任何执业医师到民营医疗机构从事医疗会诊活动。
但这并不能医生“走穴”的步伐。一名大型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顾先生向记者透露,“有些公立医院的医生在人前不断民营医院的是非,人后又去各个民营医院捞金。”据悉,医生知名度不同,手术难度不同,每次手术收入也不同,少则千元多则上万。
针对“走穴”的性,2009年9月,卫生部曾发出《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希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通,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也让广大医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获得更多收益。此后,广东、、云南、海南、四川等地相继开展试点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各地进行多点执业登记的医生数量不多,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公立医院的态度成为医生多点执业的瓶颈。院方担心多点执业会给自己医院的科研、医疗与教学带来冲击,而医生也因此顾虑重重,“多点执业需要院方签字,怕领导对我有看法,影响自己的年终考评。”“走穴”医者不在少数,而公开多点执业的医生则少之又少。
“民营医院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用咨询师将求美者和医生完全隔离开来,双方的信息不互通,很容易出现沟通问题。”与许多公立医院的医生和求美者一样,陈付国谈到咨询师制度激昂,“很大程度上,咨询师肩负的只是市场营销的责任!”有些人认为他们是的“医托”。
“的确,咨询师这个职业一直存在争议。”韩胜表示,由于一些技术好的专家往往很忙,手术多而且压力大,而手术前必须要和求美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从手术的疗程、效果到求美者的心理包括家人的反应等等,要解释清楚非常耗时,甚至有的专家不善于沟通。于是,咨询师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民营医院自身优秀医生的缺乏,公立医院“走穴”医生的时间紧张,让咨询师有了空间。目前,“医疗美容咨询师”并非一个被纳入国家劳动人事部门职业大纲的正式职业,但在各类医疗美容机构中,医疗美容咨询师大量存在,特别是民营医院,几乎都设置了这样一个岗位。这个职业没有统一的培训和考试,不需要任何资质条件。相反,会“忽悠”却是其必要的能力。
记者听到对医疗美容咨询师的抱怨不在少数,“急功近利”、“说得天花乱坠,把医生的技术夸,不靠谱”、“专业水平不过关,回答模模糊糊”、“问到手术的性,啥都说安全,不会出问题”诸如此类。
本刊记者在相关的招聘信息中看到,医疗美容咨询师的招聘条件学历不高,不一定要求医学背景,更强调“积极热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主动挖掘和客户资源”等营销能力和经验。大量的非医务人员在医疗美容咨询师的行列里,不乏从生活美容院来的美容师,医学背景的缺乏导致病人对整个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和对医生的信誉度降低。
陈付国认为,有朝一日,专业美容医生做老板、开美容医院后,民营医院的规范性将进一步提升。目前,民营医院处于由生意人投资、医生打工的格局。据悉,民营医院基本采用两套系统运作,一是以经理为核心的经营系统,二是以院长为主的业务系统,往往经营系统处于主导地位。
韩胜表示,“近年来,美容行业飞速发展而与滞后的监管制度脱节,希望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能够共同给力。当然,行业也需自律,努力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发展氛围,也希望监督促进整形美容行业健康发展。”
民营医院自身优秀医生的缺乏,公立医院“走穴”医生的时间紧张,让咨询师有了空间。医疗美容行业在中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不受公立医院重视,被民营医院拾起。从新世纪以来一高歌猛进,其最大推动力不得不归功于民营资本。如今的医疗美容机构,近九成都是民营医院。有称,医疗美容的诊疗次80%发生在民营医院,其营业金额占到了90%。医疗美容机构在中国存在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民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