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业界最备受认可的投资人之一,在喧哗的投资圈,虽然很知名,对来说,却低调得不显山、不露水。作为业界最备受认可的投资人之一,在喧哗的投资圈,虽然很知名,对来说,却低调得不显山、不露水。
从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区第一代表,到2005年创办高瓴资本,最早管理的一笔资金是耶鲁大学投资基金办公室提供的2000万美元,再到截止2014年底,管理着规模超过180亿美元的资本,的投资风格与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和他的“股神”巴菲曲同工,即价值投资。
2005年,出手购买腾讯股票,当时腾讯估值不到20亿美元,今天,腾讯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他依然持有;投资京东商城,刘强东开口7000万美元,投资3亿元,此后,一直“”京东商城连续亏损
这期,我们带你了解这位在圈内一直被热议的投资人,以及他作为京东、腾讯、滴滴幕后推手的投资方。
以高瓴资本投资的去哪儿为例,无论是在去哪儿创办早期的风险投资、还是伴随去哪儿上市IPO的基石投资,以及上市后的定向可转债的投资,直至近期和携程合并以后,高瓴又对携程进行了高达10亿美金的投资。高瓴的全产业投资在全生命周期里创造价值,这个可以走得很长远,而不是不断寻找下一个机会的投资,这样才能把一家家企业做成中国好的企业,跟他们一起成长。
当然,武林的功夫林林总总,我们也不能说价值投资就一定是少林武当名门正,但我觉得价值投资是一条康庄大道。我希望大家多做长期结构性的投资,少追短期的风口。
超长期投资是一种,对我们来讲最好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如果你能找一个好的公司,能够跟着他投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其实你有更多的复合收益,远远高于投资一家公司退出之后赶紧再找下一个。
投公司就是投人,真正的好公司是有限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又有执行力的创业者也是有限的,不如找最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企业家把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希望所投公司从早期、中期、晚期、上市乃至上市后一直持有。而非投一个IPO,上市卖掉,再不停地找。
虽然我每次投资经常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冲着定终生目的去的,但能持有十年甚至以上的毕竟是少数。我讲一个本来我以为能变成“金婚”的,却的变成的故事:
这个企业是一个很好的企业,是做先进制造的,当时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在我们喜欢的这个(格力、美的)行业,这家公司几乎符合了我们分析时的所有模型,这家公司的老板也很好,跟我们交流时候账面清楚目光长远,谈完就想定终身的那种。
后来呢,虽然老板本质是,但很不幸遇到了全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天天带着他参观国际各种各样企业,在07年金融危机前成功他在最高点进行跨国并购。老板并购了一家意大利的公司。他自以为人家投资银行跟他共进退免去了后顾之忧,但是仔细看了条款发现一些问题。当时要不是有四百亿,好好经营的企业就差点破产了。
其实学到的有这么几点:人还是会变的,还是要多做准备;大改变不了,争取营造小;永远不要低估每天存心要跟你做交易的人,有些人以交易为主就喜欢买卖拆分等等,这些人我都比较。
企业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一定要帮忙,不需要你参与的时候不要去添乱,不要给人家添麻烦,投资者大部分时间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资本分配给最有效的、最好的企业家,使他能够把最大化地绽放自己,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思想地发挥自己。如果由于你的存在使他有很大的无形压力,反而不能最好发挥自己,那一定会有问题。两军作战勇者胜,在这个创业者市场,互联网创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他还老担心家里有婆婆问你这,问你那,他肯定动作有忌讳。
我觉得由企业家自己做决策比较好,即使他并不同意创业的决策,但也会给予支持,说白了创业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自己也遇到很多挑战,投资者需要给他最大信心让他绽放出来,虽然他不一定对,但是当他有信心这次不对,下次就有对的机会。但是你上来就老打击他,他就没信心,他即使这次对了,以后也会错,而且错会错大。如果犯错还不如早一点犯错,这是我觉得这是战略上对他的最大帮助。
当然,如果一个创业者跟我说,我做的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那我一定回答他,你一定没有做过冒险的好决策,你这个人没有去冒应该冒的险,你太循规蹈矩了,那你其实不适合创业的。创业一定是要冒风险的。
双方在约会的期间,要把各种问题缺点、优点、生活习惯说清楚搞明白,开诚布公,当然也别指望着谁能改变对方。我希望创业者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真实,我是烧钱的模式我就说我是烧钱的,真实地表达自己,总有适合你的投资人。你相信什么事儿,我相信什么事儿,如果大家能够碰得上就在一起合作,碰不上就不合作。
但是你不要见一个投资人,这个投资人喜欢精耕细作的,你就说你来自江南水乡来的。你老在变,虽然融资做得很快,但到最后会出现问题。一个企业要发展起来是有很长的要走的,我非常不喜欢公司过早改变公司的战略和思。
同时,我个人很招那些各方面都No.1的人,这种人可能并不是真的很喜欢所做的事情,而只是因为想要成功的惯性在做事,这种思想的人其实走不远。还是要回到起点问自己,做什么最有?我个人也经历了很长的选择的道,反反复复最后又选回了投资。如果能将和职业结合,那肯定是最好的。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一帮你喜欢的人,找到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投京东有2个原因,第一点我觉得刘强东很真实。其实我们当时已经想清楚要投什么模式,任何一个想干这个事儿的人,我们都想投三亿美元,但就是找不到这样的人。他们都说要做轻资产模式、做互联网品牌,因为VC喜欢这一套,我心想你做轻资产怎么可能做过阿里巴巴呢?马云是创业天才,更何况你比人家晚了10年,怎么跟人家玩儿?只有刘强东直白跟我说,他就是要做自营电商、做供应链,所以我们就投了。
第二点是。京东其他的投资人跟我们本质一样,都不会因为今天资本市场波动、明天唱衰就很紧张。我可以告诉大家,前几大投资人个个都在追加投资,我们真的相信这个事儿在改变中国。我有朋友问过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最遗憾的是什么,他最遗憾的是亚马逊成立的时候UPS已经很大了,他没有机会重新整合供应链。京东没有UPS,一整套都得靠自己做,我们就愿意出钱帮他们做这件事儿。
京东连续8年亏损,这是在意料之中的。这种电商生意,有一百万种方法可以死的很惨。我们就算赔掉三亿美元,在整个基金里不过占两三个点,对我来讲微不足道。我们要赌最值得相信的事情,就算全世界所有的消费者、供应商都说京东傻,但我觉得还是要继续加深京东的护城河,不要为了盈利过早改变公司的战略和思。因为你这个生意模式能赚多少钱不是由你决定的,最终要看你给这个社会、给消费者创造了多少价值。
如果要我给创业者,我会大家以史为鉴,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战略在创业中很受用。你没必要还在做A轮的时候就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有多牛,或者认为要做成怎么样怎么样。
要不断地思考,你的护城河在哪里。你每天早上起来多做一天的工作,是不是在增加你的护城河,还是在减小消耗你的护城河。我觉得「真正的护城河」是长期创造最大价值的,而且是用最高效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来创造最大价值。
怎么创造这种价值,在不同的和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在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品牌是最大化是最快创造价值的「护城河」,而随着互联网对品牌的冲击,品牌价值的护城河又不见得是最高效的方式,因为有人说在网上通过意见创造价值效率更高。
这个世界的只有变化,护城河也不可能不变。优秀的公司是当互联网大潮袭来时,能够深挖自己的「护城河」,主动拥抱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如果一家企业亘古不变,这种企业永远不值得投资。
从这个角度上讲,类型的「护城河」常脆弱的,这类护城河随时都有可能崩溃。我最看重的「护城河」是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去挖造的护城河,这些人能不断地根据变化作出反应。那些赚快钱的创业者逐渐会发现他的越走越窄,而做长期事业的创业者,他的会越走越宽。
推荐: